20年前的一部電影,改變了英國女足的“命運”?
20世紀90年代,英國曼徹斯特有個為足球而瘋狂的女孩,她的名字叫雅斯敏·侯賽因。起初,她和男孩子們一起踢足球,但到了13歲時,她的父母告訴她,她需要加入一支女子足球隊才能繼續踢球。但問題是,根本沒有一支女足球隊來滿足她的願望。
2002年,有一部叫《我愛貝克漢姆》的電影上映了,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叫傑西的女孩不顧父母的反對,堅持踢足球的故事。看了這部電影後,雅斯敏陷入了思考:“她真幸運,因為她有一支球隊可以加入,而我卻沒有。”
而20年後的今天,球迷們正在慶祝這部開創性電影的周年紀念日,並期待著英國女足在今年夏天舉辦的女足歐洲杯中迎來有史以來最輝煌的一年。
當《我愛貝克漢姆》上映時,女足還不是一項職業運動,很少出現在電視上。而今年,將在溫布利舉行的女足歐洲杯決賽門票在一小時內就售罄了。
不可否認的是,《我愛貝克漢姆》這部電影為許多女性點燃了心中熱愛足球的那團火焰,尤其是在英國的亞洲女性,她們從中看到了自己想要踢球但卻苦於找不到出路的經曆。
此後,情況發生了巨大的變化。2020年,英格蘭足協報告說,現在已經有340萬女性參與到足球這項運動中來,自2017年以來,附屬的女足球隊增加了54%。足球現在是英國女性中最受歡迎的運動。
這些數字部分歸功於英足總積極進行的 "足球增長計劃",其中就包括“讓女孩踢球”這項活動,它旨在鼓勵所有學校在課程中加入女子足球運動。
侯賽因的經曆反映了女子足球的發展軌跡:五年前,在退出足球比賽後,33歲的她接受了足球教練培訓,因為她不願放棄“唯一能給我帶來快樂的東西”。
她現在是Frenford & MSA的教練,這是一支成立不久的,由80名女足球員組成的球隊,其中許多人有南亞血統,在倫敦東部的基層聯賽中,原本擔心自己和別人不一樣的她們,現在已經覺得自己是一個家庭的一分子。
這部影片的一個重要主題就是為熱愛足球的女孩們樹立榜樣,這也是BBC體育為其20周年紀念拍攝的一部紀錄片的重點。這是記者米裏亞姆·沃克-汗主導的一個激動人心的項目,她研究了這部電影對一代女性運動員的影響。
"我從未見過一部關於在英國生活的南亞女性的電影,更不用說一個從事體育的女性。它在許多方麵對我來說意義重大,因為它是我以前或以後從未見過的代表。”她說,"對我來說,這更像是一個文化時刻,而不是一部電影。
雖然自這部電影問世以來,女性運動已經取得了相當大的進展,但沃克-汗說,汙名和陳舊觀念仍然阻礙著許多南亞人,他們在女子超級聯賽中的代表人數十分不足。
她說,外界對此有一些誤解,認為是傳統的宗教或家庭價值觀阻礙了她們,或者認為亞洲人 "不擅長運動,因為他們吃咖喱,他們太弱或個子太小"。
達勒姆大學體育係副教授斯泰西·波普說,近年來,知名度一直是女足這項運動迅速普及的關鍵動力。這始於2011年,隨著職業女子超級聯賽的創立,並在2015年達到了一個轉折點,當時女子世界杯首次獲得了廣泛的、嚴肅的媒體報道。
她補充道,這為女性創造了榜樣和靈感,並幫助足球這項運動擺脫了"陽剛之氣堡壘"的固有形象。
索菲·多尼經營著Girls On the Ball網站,這個網站自2012年以來一直在推廣女子足球,她說,除了比賽的職業化,近年來最大的變化是在基層一級。
她說:"它旨在讓女孩子們認識到,她們可以快樂地踢足球,並加入進來,而這種機會在20年前是不存在的。
"我認為我們隻是冰山一角,今年夏天有歐洲杯,這將是這個國家的足球運動曆史上最重要的時刻。雖然它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目前看起來,它有非常積極的趨勢。"
本站聲明:以上部分圖文來自網絡,如涉及侵權請聯係平台刪除
暫時沒有評論!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