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球【定義】

手球是足球比賽時球碰到上肢造成的犯規,當守門員在禁區外上肢接觸球也要判犯規(碰到肩膀不算)。接下去球天下體育將為大家帶來手球介紹以及手球新政解讀。

足球,字麵意思就是用腳去踢球,所以是不允許比賽時用手接觸到球的。足球比賽中隻要球碰到手部那就會被判罰犯規,隻有門將在禁區內拿球才是合法的。

什麼是手球

手球是足球比賽時球碰到上肢造成的犯規,當守門員在禁區外上肢接觸球也要判犯規(碰到肩膀不算)。

手球是足球比賽時球碰到上肢造成的犯規,當守門員在禁區外上肢接觸球也要判犯規。如果是故意手球會被直接罰下,防守球員在自家禁區內手球要視情況罰點球+黃牌/紅牌。為保護身體而造成的手球一般不吹犯規。

什麼是手球

禁區內防守方的手球一般要根據情況慎重判罰點球,主要依據是手臂離開軀幹的角度、與出球點的距離是否來得及反應等來判斷主觀的故意性和實際的手臂攔截效果。

而進攻方的得利一般都必須判罰,視主觀故意的情況而給予黃牌或者紅牌的追加處罰。

經典-馬拉多納的上帝之手

1986年6月22日,在墨西哥世界杯1/4決賽阿根廷對陣英格蘭的比賽上,馬拉多納用手把球攻入了英格蘭隊的球門,並且裁判判定進球有效,這就是著名的“上帝之手”事件。後來把在足球比賽中用手將球打進,且被裁判誤判有效的情況稱為“上帝之手”。

當時比賽進行到下半場第6分鍾,雙方仍然戰成0:0平手。馬拉多納先是將球分給邊路的隊友巴爾達諾,後者的射門被英格蘭後衛霍奇擋住,然後回傳給守門員希爾頓。

什麼是手球

此時,雖然馬拉多納搶到了第一點,但麵對人高馬大的希爾頓,他想頭球攻門難度極大,最終,他選擇了用手將球打入球門,由於他的個子矮小,動作也十分隱蔽,突尼斯主裁判納塞爾沒有發現,並判此球有效,希爾頓和他的隊友雖然極力爭辯,但結局卻無法改變。

憑借此球領先後,馬拉多納隨後又攻入了一個堪稱世界杯曆史上最精彩的入球——“世紀進球”。這場比賽,阿根廷最終以2:1獲勝,並最終獲得此屆世界杯冠軍。

手球新政解讀

“故意手球”這一概念被刪掉,因為手球犯規難以界定主觀意圖,即使是非故意手球,得分或獲得得分機會也應該判罰犯規。

以下情況視為手球犯規:

1.故意用手或臂部觸球,包含手或臂部向球移動的動作。

2.在手或臂部觸球後,獲得了控球權,然後進球得分或創造了進球得分的機會。

3.隊員(包括守門員)手或臂部觸球後直接形成了進球得分,即使是意外手球。

手球新政解讀

以下情況通常應視為手球犯規:

1.手或臂部觸球並且,手或臂部的位置使身體不自然地擴大。手或臂部處於肩部以上/以外(除隊員主動處理球後球接觸了自己手臂的情形外)。

2.以上對手球犯規的認定同樣適用於球接觸距離很近的其他隊員的頭或身體(包括腳)後直接接觸手球隊員的手或臂部的情況。

除上述犯規情況外,球接觸手或臂部通常不視為犯規:

1.球接觸隊員自己的頭或身體(包括腳)後直接接觸了手或臂部。

球接觸距離很近的其他隊員的頭或身體(包括腳)後直接接觸手球隊員的手或臂部。

2.手球隊員的手或臂部距離身體很近,且沒有不自然地擴大身體範圍。

3.隊員倒地時,手或臂部處於身體與地麵之間以支撐身體,且手臂沒有向橫向或縱向展開。

手球新政解讀

【手球解析】

手球犯規的認定亟待明確,尤其是一些“非故意的”手球是否列為犯規。本次的重新措辭主要遵循了下列原則:

1.足球運動不能允許使用手或臂部進球得分(即使是意外手球)。

2.足球運動應處罰通過手或臂部觸球而獲得控球權或者明顯得利(如進球得分或創造出進球得分機會)的球員。

3.隊員倒地時,手臂處於身體與地麵之間以支撐身體,屬於自然動作。

手球新政解讀

4.手或臂部如果高於肩部,則很少屬於“自然的″位置。隊員將手或臂部處於這樣的位置,是屬於“冒風險”的行為,包括在倒地滑行時也是如此。

5.如果球從球員自己的身體,或從距離很近的另一名球員(無論哪方)而來,接觸了球員手或臂部,這種情況下的手臂觸球通常是無可避免的。(注:此條指自然位置的手或臂部)。

足球比賽中,要盡量避免手球犯規,尤其是在禁區之內。如果禁區之內手球不僅自己吃到黃牌還有送個對手一個點球。在比賽中動作還是要盡量規範,雖然球速會很快裁判不會第一時間判罰手球,但是現在有了var,是不是手球一看便知。

本站聲明:以上部分圖文來自網絡,如涉及侵權請聯係刪除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