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超 > 媒體:中超周邊收入與日韓有差距 中超球市持續回暖

媒體:中超周邊收入與日韓有差距 中超球市持續回暖

首發 發布在中超 2025-04-15 14:58:41

球天下4月15日訊  《足球報》撰文深入分析了中超俱樂部在周邊產品運營方麵的現狀與潛力。文章指出,雖然目前中超球隊在周邊收入方麵仍落後於日韓甚至歐洲部分低級別球隊,但隨著球市回暖與關注度提升,俱樂部在該領域的增長前景十分可觀。

中超

中超

數據顯示,本賽季中超前五輪共吸引觀眾95.64萬人,場均2.39萬人,成功超越J1聯賽同期數據,重奪亞洲頂級聯賽觀眾人數榜首。這一趨勢直接推動了俱樂部周邊產品銷售的增長,例如北京國安上賽季相關銷售額已達1600萬元,領跑中超。

不僅是球衣銷售,同比上漲63.2%,圍巾、運動帽、休閑衫等產品銷售也有26%的增長。今年初,國安、申花、津門虎等俱樂部的球衣銷量均有顯著上升,甚至一度出現售罄補貨的情況。成都蓉城憑借穩定的主場觀眾基礎,全年周邊收入預計可突破1000萬元。

中超曆史上周邊產品收入最高點出現在恒大巔峰時期,2018年曾達6000萬元。即便是2022年廣州隊降級前,其年周邊收入也維持在兩三千萬元。文章指出,若當前球市趨勢延續,俱樂部在產品開發、渠道拓展和品牌聯動等方麵持續發力,未來再次衝擊甚至超越這一水平並非不可能。

此外,文章還對比了日韓及歐洲五大聯賽的周邊收入表現。例如,浦和紅鑽去年周邊收入約8000萬元,凱爾特人高達2.9億元,而英冠球隊雷克瑟姆也有4000萬元,凸顯中超在該方麵的潛力空間。

當前國安、申花、泰山、津門虎、英博等俱樂部具備龐大球迷群體與較高主場上座率,是未來周邊產品運營突破的關鍵力量。特別是升入中超的英博,去年周邊收入僅36萬元,占比極低,增長空間巨大。未來,中超俱樂部若善用IP聯名、跨界營銷等手段,進一步提升品牌商業化,將為聯賽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力支撐。

本站聲明:以上部分圖文來自網絡,如涉及侵權請聯係平台刪除

點讚(0)    收藏(11)

最新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

推薦閱讀